云南财经大学论坛彩云之巅 → 统计学大气科学等不应该征集啊…统计学属于数学类,也是云财大强势
查看完整版本:统计学大气科学等不应该征集啊…统计学属于数学类,也是云财大强势
2019/7/28 20:44:07

统计学大气科学等不应该征集啊…统计学属于数学类,也是云大强势学科之一,和上海交大、哈工大、西安交大、武大、华科、中山等学校是一个梯队的,后面还有很多92高校。还有,统计学是人工智能的基础,左可朝数学方向发展,右可转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类(并且有强大的统计学基础,大数据人工智能类学起来就很轻松了)。并且统计学找工作也很好找,一是可进保险,金融,证券,银行业;
二是转向数据挖掘这方面(互联网行业都需要),就业前景很好,而且如果你有能力的话薪资很高的;三是考公务员,统计局什么的是都可进,而且很多其他的比如银监会,国税地税这些也招很多统计专业的;四是进入企业做个统计职员,做些技术含量不高的日常统计工作;五是很多研究所也需要统计专业的,不过要求一般是研究生或以上学历。等等…



2019/7/28 21:47:31

云大大气科学系建立于1971年, 为国家经济建设、 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气象科技人才和业务骨干,是大气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地之一。
云南大学大气科学系具有一个从本科到博士的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拥有“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和大气环境学”的大气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气象学”博士点。
大气科学系在注重教学和科研能力培养的同时,使教师的研究成果能更直接的服务于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中青年复合型学术带头人。近年来主持和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学科的研究方向已形成特色,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热带季风、大气环境与气候效应及其对区域生态的影响、气候变化与水资源、气象灾害的预测与减灾防灾等领域取得了具有影响和特色的研究成果, 并开展了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至建系以来学科的学科培育点, 云南大学校级重点学科(2001)、气象学博士点(2003)、大气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03)、 云南省省级重点学科(2007)、云南大学校级精品课(2008)、 云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9)、云南大学教学名师(2009)、 云南省省级精品课(2010)、 云南省教学名师(2010)。 全国优秀教师1人、 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1人、 云南省教学名师1人、 云南省红云红河奖2人、云南大学伍达观优秀教师奖3人。
本系教学科研设施齐全,建有云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东南亚气候环境研究中心、大气物理实验室、大气环境实验室、大气臭氧观测站(为世界气象组织全球臭氧观测系统的正式成员 (编号209), 它是我国仅有的两个Dobson 臭氧监测站之一, 积累了1980年以来的臭氧总量和Umkehr臭氧垂直分布的科学数据。 2010年新购进了Brewer (198号)分光分度光度计仪;同期还购置了 CIMAL 太阳辐射观测仪、大气环流数值模拟实验室、 VSAT 单收站、 MODIS卫星地面站、气象实习台(天气会商视频系统)、 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站、地球科学综合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呈贡、昆明、玉溪、楚雄、呈贡);积极与云南省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局开展局校合作办学活动,为西南地区人才培养做贡献。迄今已经联合举办了4期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5%)。 为云南省气象局气象培训中心承担了部分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工作。
【本科毕业生就业方向】: 主要在中国气象局系统的各省市气象、环保、民航、国防、教育部门等国家的事业部门从事科研和业务工作,其中,占二分之一以上的本科毕业生考入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一次分配到位率在96%以上。
--------------------------------------------
专 业 简 介

【大气科学专业】
云南大学大气科学专业前身为1971年设立的气象学专业,4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大气科学领域的专业人才。大气科学系具有完整的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现设有大气科学本科专业,并有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2个硕士学位点和大气科学一级博士学位点。目前是西南地区唯一具有大气科学一级博士和一级学科硕士点的省级重点学科,同时也是云南省品牌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设有我国高校唯一的世界气象组织大气臭氧地面观测站,建有东南亚气候环境研究中心、大气物理实验室、大气环境实验室、大气环流数值模拟实验室、MODIS卫星地面站、气象实习台、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站、地球科学综合实验室和多个校内外实习基地(昆明、大理、玉溪、曲靖、楚雄等)。

大气科学系全面开展低纬高原气候变化、大气环境及其区域响应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在全球气候变化及区域响应、大气痕量成分及其环境效应、山地气候及气象地质灾害等三个学科方向上具有鲜明特色,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3名,博士生导师3名,云南省云岭学者1名,云岭青年人才1名。此外,还有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云南省气象局等单位的客座教授或兼职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0余名。近五年来,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承担国家“973”项目3项,主持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教材、学术著作6部,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3项。

近十余年来,大气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和考研率均很高。许多应届毕业生考取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2019/7/29 0:43:11

大气科学更多介绍:http://tieba.baidu.com/p/6138759237?share=9105&fr=share&see_lz=0&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0.2.8.8&st=1563728797&unique=1B1C7F7089AC138C8CD41B08AFD23D45 跳页到第四页,然后往上翻,大概到124楼可以看…
总之就业方面,大气科学毕业生可到气象局(站)(事业单位)、民航、研究所、高校等部门工作,并且云大还有大气科学菁英班,深造率也很高,专业班可以选拔到菁英班,前途无量。



2019/7/29 2:12:39

大气科学毕业生可到气象、民航、环保、国防(部队)、教育等行业工作。并且这个专业保研率和考研率都很高,并且学校本身就有菁英班,很好很强大……



2019/7/29 5:09:51

工商管理类专业也不用说了,也是很长时期以来的热门专业,工检法系统随便进啊…



2019/7/29 6:40:51

其他明天分析



2019/7/29 9:39:35

好在正常的一本批没人征集 基本满意了
国家专项居然找理科生招哲学 某院这操作也是服气 报国家专项的理科生 光是他们家人就不可能让他们报哲学的吧



2019/7/29 10:28:02

今年云大征集了?



2019/7/29 13:28:17

这样的热门学科还征集



2019/7/29 14:34:12

我报了云大的统计都不知道提档线有没有过,早知道不报保底学校了冲一下云大



2019/7/29 17:35:58

今年云大一批提档线多少啊,电话打不通,问不到



2019/7/29 19:43:25

哲学专业看似较冷门,其实也不然。
哲学系毕业生的工作分为三类:一是教师(中学和大学都可,中学里政治教师和心理学教师都可),教师是哲学专业毕业后最适合的工作;另外,高校内专门从事哲学研究工作的研究员也算这一类。二是公务员,我国公务员考试有专门要求哲学专业的,哲学专业在考公务员方面有一定优势。三是企业政策决策及管理人员,这个工作并不要求太多的专业知识,主要是依据个人的能力与其他专业竞争上岗。
因为哲学是一门使人有智慧的学科专业,因此可做很多领域()的内参("幕僚")
——
适合在各级党政机关、群体团体、文教事业、新闻出版、工商企业从事办公、教学、科研等实际工作。

哲学追求的是大智慧,不仅帮助人洞察世事,而且教人学会思考。哲学是一种思维训练,能够使人得到人生的智慧,一个人只有拥有正确的宏观思维方式,与众不同的观察视角,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脱颖而出,而这些都依赖于一个人的哲学素质。请记住,哲学不能教你怎么走人生之路,但哲学早已教会你该怎么学会走哪条路。
如有条件,不急于低端就业,可继续完成硕士、博士学业,而后成为大学教师、学者、政府机关高参。另外,可以把哲学作为一种思维训练,在得到人生智慧后走入社会,发挥自己的才能,进入各级党政机关选择政途;有的进入各种文化传媒机构,如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
并且进入仕途后,有哲学专业背景的人爬升的速度还很快(每一级别职务平均任职时间最短),有专门研究研究过这个问题,下面会单独附楼贴出来。因为我觉得,哲学马克思行政管理之类天然就是为公务员队伍而生,另外哲学专业背景的公务员不仅有智慧,思辨能力强,还能高瞻远瞩,以及能思能写,所以能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华丽转身。



2019/7/29 21:02:39

有研究表明,有哲学专业背景的各级干部人数中,哲学专业位列前6,并且在每一级停留时间最短(爬升速度最快)。





2019/7/29 23:11:37

就业难



2019/7/29 23:48:18

地质学的话就较冷门了,属于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这个学院中,地理、生态学、地质学学科同属于云大"高原山地生态与地球环境学科群"一流学科群中的学科,地质学现在也有菁英班了,既然是一流学科,并有菁英班加持,所以即便较冷门,但只要读研深造,未来就业也不会差。地质学专业毕业可到地质部门、其他科研院所、高校工作。
当然,个人觉得,yi *一 L背景下,以及中国越来越向高端领域挺进的趋势下,这个学科还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比如跨境地质生态研究(以及我觉得可到环保部门),参与地外星球地质研究,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 地质、生态学科(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等等
——————
还有,我也觉得,这个专业最适合那些分低,但想到云大的学生,毕竟现在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第一学历,以前很多单位门槛就是985211,现在大趋势是双一流(特别是42所一流大学,要求不苛刻还不限专业),未来肯定是双一流的天下。近日不是还有这样的新闻吗?博士生因为本科非985211,被取消了入职高校的资格。
存在即合理,从88所全国重点大学起,高端就业是卡学历的。



2019/7/30 2:58:48

到云大后,即使真的不喜欢这个专业,也是有三个出路:一是争取转专业(云大一二年级都可转专业),二是辅修第二学位(就是比较忙比较"充实"点),三是读研,读研时读其他方向。但是我还觉得,将地质学作为一流学科的高校不会很多,本身云大地质学就是一流学科群下的分支学科,还与中科院合作建立菁英班,只要朝着指定路径深造,出路都是指定好了的。现在的冷门将来不一定不能吃香的喝辣的,冷门其实我觉得应该是人数岗位比大,但是相关部门和学科又不可能取消,一流学科毕业生就业就很有优势,与其挤破脑袋与很多人竞争上岗、竞争升职,不如也可在冷门上突破,成为这些领域的权威人士、专家,未尝不能到达人生巅峰。



2019/7/30 4:37:01

地球物理专业,毕业了可进地震局。我一高中同学就读了云大地球物理专业,毕业后轻松进了地震局(事业单位)。



2019/7/30 6:04:58

况且现在云大地球物理专业也有菁英班,和国家地震局、云南地震局都有合作…和中科院合作…



2019/7/30 7:44:42

【地球物理学专业】
云南大学于1975年设立地球物理学专业,是继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之后开办的培养地球物理专业人才的211高校。2000年取得了固体地球物理学硕士学位授权,2011年获得了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近4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1000多名地球物理领域的专业人才(含硕士研究生68人),积累了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近年来,地球物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3%以上,硕士研究生就业率多数年份达到100%。许多应届毕业生考取了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地质研究所、云南大学等单位的硕士研究生。直接就业的毕业生大多为国家事业单位录用,主要在各省、市地震局、防震减灾局从事科研和业务工作,也有部分毕业生到各省的水电、交通勘测设计院工作,受到了用人单位一致好评。
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6人,5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全部为硕士及以上学历,5位教授、3位副教授,8位博士,2位云南省中青年学带头人,3位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经过几代地球物理教师的努力,形成了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地磁与高空物理学、地球动力学、工程地震学等研究方向。自2012年以来,地球物理学学科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8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承担“973”子项专题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在国际SCI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30多篇。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共5项。近五年来,承担各类的纵、横向项目经费总计达到1200万元,具有较大的学术和经济价值,促进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及教师队伍建设。
地球物理系现设地球物理学本科专业,并有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硕士学位点,培养地球物理学领域的本科、硕士人才。2007年【中国地震局】为满足其人才需求,与我校签订协议,开展了局校之间的全面合作。此外,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刘光鼎院士基金会分别在本系设立了地球物理励志奖学金(后更名为地学攀登奖)和刘光鼎地球物理奖。2015年昆明南方地球物理公司在本系设立了南方地球物理奖,用于激励立志于从事地球物理事业的本科生。
目前我系建立了数字化地震实验室、地磁与地电、超声模型、重力实验室,配备了24道数字地震仪,宽频数字地震仪、数字化高密度电法仪,超声波探测仪,高性能计算机集群。另外,探地雷达、以及隧道工程超前探测仪等大型工程检测系统等多个教学科研设备正在立项建设中。
地球物理系教师同时还积极投入云南省的防震减灾工作,为云南省第一高楼—昆明南亚之门(高度350米)做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为昆明市呈贡新区做2期地震小区划工作,承担了云南省的高速公路隧道超前探测、铁路隧道施工质量检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五年来的纵、横向项目经费达到2164.2万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理论和地球物理专业知识,具备地球物理应用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专业素质,适应地球物理部门工作的专业人才,同时为高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研究生输送本科人才。
培养要求:通过系统学习数学、物理学以及专业知识,掌握用现代计算技术探测地球内部构造的技能;通过现场教学实践,学生能用地球物理学理论解释地球内部构造与地壳运动、地震活动的关系;毕业生须具有宽广的知识体系和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以适应地球物理事业发展的需求。
主干学科:地球物理学、物理学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大多数毕业生分配到各省、市、区地震局继续从事地球物理方面的工作,少部分毕业生出国深造。本系已成为全国各级地震部门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中国地震局根据人才需求状况,与我校签订协议,开展了局校合作,许多毕业生成为了各级地震部门的领导和业务骨干,近5年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超过90%。
--------------------------
地球物理系交流合作之局校合作。云南大学地球物理系分别与云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建立了局校合作。
(1)云南省地震局
从1975年地球物理系本科专业建立以来,经过25年的建设,地球物理系于2000年与云南省地震局联合办学,取得了固体地球物理学硕士学位点,2011年取得了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的硕士点一直得到云南省地震局的大力支持,云南省地震局遴选了一批科研和学术水平都比较高的科研人员和我们系的老师共同对所招收的硕士研究生进行指导,所以考入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选取云南省地震局的老师作为指导教师。
(2)中国地震局
2007年9月12日,中国地震局副局长刘玉辰同志代表中国地震局与云南大学历任校长吴松同志在云南大学会泽院签署了中国地震局与云



2019/7/30 11:14:11

云南大学2019年地质学菁英班和地球物理学菁英班招生简介
___
地质学菁英班招生简介
地质学专业前身是云南大学1923年建校之初就设有的矿冶系。后经五十年代院系调整,矿冶系独立成其他专业院校的相关专业,如现今的昆明理工大学、长沙矿业学院等。2008年为适应国家加强地质工作要求,恢复重建地质学系。现设有地质学本科专业,拥有地质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环境地质学二级学科方向硕士学位点。2009年正式开始面向全国招收地质学专业本科生, 2016年招收环境地质学硕士研究生,2016年12月获准建设地质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8年12月获准培育建设地质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简介
为适应国家建设双一流高校及“六卓越一拔尖”等高校培养质量提升工程要求,弘扬精英教育的优良传统,共享校院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促进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的双向交流与协同育人,加强双方的全面合作,云南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自2019年起联合开设云南大学地质学菁英班。地质学菁英班面向全校新生选拔优秀学生,单独制订培养方案,实行更高的培养标准和灵活的教学模式。培养工作由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联合完成。



2019/7/30 12:11:23

地球物理学菁英班招生简介
——————
地球物理学“菁英班”系云南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办学,从当年招录进校的地球物理学及相关理科专业中选拔优秀学生,单独制订培养方案,实行更高的培养标准和灵活的教学模式,培养工作由云南大学资环学院与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完成。“菁英班”按照“理论基础型”模式培养,加大推免研究生的比例,以期为全国各相关院所提供优秀的研究生生源。
简介
为弘扬双方精英教育的优良传统,共享校所双方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促进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的双向交流与协同育人,云南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于2019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举办云南大学地球物理学“菁英班”。云南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制定“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为“菁英班”量身定制与国际接轨的现代课程体系和相应的科研训练体系。
云南大学配备高水平教授团队为“菁英班”开设课程,同时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也选派优秀科学家参与“菁英班”本科生全程培养和教学活动。采取学研结合、双方联合培养的方式,由云南大学和中科院联合配备“双导师”指导学生学习研究。在生活学习方面,采取辅导员加导师的双轨制管理。学校有计划地选送学生参加双方举办的学术会议和专题讨论班,派遣学生到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参加科研实践及实习活动。地球物理学菁英班将成为中国科学院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和高校重要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2019/7/30 15:42:23

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基地班的介绍在第4楼链接帖子的12页432楼起有介绍…



2019/7/30 17:41:06

还有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类都会征集,我也是无言了


Powered by ZuoJu X5.0
Processed in 0.0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