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从云大毕业,当时的校长是何某某,林文勋校长是13年起担任云南大学校长的。毕业后,通过两任校长的作为,对比见证了林校长担任云南大学校长后翻天覆地的变化。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概说一下,有打算报考云大的学弟学妹别再犹豫了。
一、林校长的学术造诣
林校长提出了富民社会和钱币之路的概念,在唐宋经济史中,地位举足轻重。截止2017年6月,在各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80篇,作为一位校长、一位学者、一位老师,受师生们尊敬、爱戴,已然是很了不起的了。
二、林校长爱云大、爱学生
林校长从本科到博士是云大培养的优秀毕业生,1982年9月,考入云南大学历史系,先后攻读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991年7月,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6年10月,晋升教授。1999年12月~2000年3月,任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所长;2000年3月~2002年9月,任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并兼中国经济史研究所所长;2002年10月~2003年11月,任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并兼历史系主任;2003年12月~2005年11月,任云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2005年12月~2009年2月,任云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2009年2月~2013年3月,任云南大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2013年4月至今,云南大学校长。
林校长25博士(现在25岁的年轻人一抓一大把国家一级王者荣耀优秀运动员,本科挂了N科毕不了业,更别提博士了),30岁教授,47岁校长。从云大的基层岗位一步步的成长为云大的校长。对云大的发展优势和劣势十分熟悉。在他当上校长以后,积极作为,举办了很多高端讲坛,引进了大批优秀人才,支持云大优秀学科的发展。
三、林校长奋力改革
林校长就任云大校长后,对云大二级学院的设置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现在云大官网上可以清晰明了的看到云大二级学院设置科学、合理,恢复了农学、医学学院。在双一流建设上思路清晰,鼓励有学术抱负的老师搞科研,支持一批优秀学科的发展,倾听优秀人才对学校发展的建议。
四、结语
林校长才40出头就已头发斑白,有这样奋力作为的校长,就算云大现在全国排名不是很高,但有林校长在,未来发展可期!
学院细分实则可以商榷 宽口径大类招生对本科生比较好 不论是就业还是深造
楼上的说医学院,云大连个附属医院都没有怎么建?当年的昆华医院也被昆工抢了去。说实在的建议合并昆医吧,这几年昆医发展的很不好,合并对于云大进入双一流帮助很大。去年上海大学合并了第二军医简直是鸟枪换炮啊!
SwovRPql
2019/6/11 23:38:22
早在今年2月开学伊始的新学期召开的“2017年度党委务虚工作会”会议上林校长就指出:学校当前的中心工作是“双一流”建设!!!想必大家都听闻双一流的风声了,教育部也未否认,大家静静等待好消息吧!!!吹一把林校长:高瞻远瞩,一点都不夸张!!!
qq4262492
2019/6/12 0:15:03
林校长2013年担任校长以来,近两年云大引进了:1院士1长江5杰青3万人3社科重大.
不完全统计,云南大学两年来引进如下高层次人才(仍在继续):
1、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工程学院教授:Gehan Amaratunga(云南大学能源研究院/光电子能源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2、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973计划”首席专家:郑洪波(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原研究员:杨崇林(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兼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4、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原研究员:张健(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兼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5、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原系主任:黄纯艳(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院长)
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原研究员:成一农(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教授)
7、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原研究员:田立德(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8、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原研究员:李庆军
9、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卢文(云南大学新型储能研究所所长)
1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研究员:孔建勋(云南大学缅甸研究院/周边外交研究中心)
1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原院长:周建新(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12、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原研究员:刘时银(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13、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原研究员:肖伟烈(教育部自然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14、国家注册一级建筑师、云南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总建筑师:张军(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
15、云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原研究员:夏成峰(云南大学自然资源药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6、连续三年高被引学者、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长春理工大学原教授:吕彦飞(云南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
17、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超导国家实验室原研究员:任聪(云南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
18、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德国科隆大学博士后:秦胜利(云南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
19、欧洲科学院院士Marie-Paule Pileni教授高足、法国居里夫人大学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副教授:杨鹏(云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省微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教授)
20、欧洲科学院院士Marie-Paule Pileni教授高足、法国居里夫人大学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讲师:万艳芬(云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省微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教授)
21、贵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教授,常务副院长,“万人计划”入选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确定为我校高层次人才直聘人选。
laigt4769
2019/6/12 2:25:33
云南大学两年来自主申报成功国字号人才:4千人1长江6万人
1、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陈家骅
2、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讲授:瞿培勇
3、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入选者:马晓娅、胡万彪、刘煜
4、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林文勋、张洪彬、崔运武、肖蘅、于黎、董秀团
楼主是林校长秘书?在学校贴吧发这些经过他本人同意了吗?
双一流建设是云大当前的头等大事,云大有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肯定没有问题,是否真的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关系到云大今后的发展后劲的天大的事!
wangshan王山
2019/6/12 9:11:27
吴松和林文勋都是云大自己培养的学生,真心实意热爱母校,为母校的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值得尊重。但是云大需要熊庆来那样的老校长,高瞻远瞩,施一公是最佳人选。
nick259695
2019/6/12 12:33:24
你要跟林校长熟的话,能不能建议修改下综测规则,综测和活动加分扯在一起很是不合理,这种心声每年都有,活动分占百分之40,那么多,还要努力学习干嘛?你可以说也有科研成果加分的,我就问本科生有多少科研成果?成绩分至少要占到百分之80以上,这才能激起学习的热潮,或者活动分作为一个评选的门槛,我没听过哪个学校把活动分作为主要的评选项的。
如果云大顺利进入双一流,回归教育部管理,云大校长由教育部与中组部一起考虑向中央提名,否则,省委是应当考虑请施一公这样真正从世界一流大学走出来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帅才来引领云大才有可能上台阶。
altuntarim
2019/6/12 18:51:36
@小小小霍金
针对你的说法,有以下几点是要反驳的:
1.云大堕不堕落,可以用数据来说明:2014年云大获2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5年云大获28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6年云大获3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7年云大获38项家社科基金项目;
2.发帖是个人行为,并不是云大的官方行为,也不是以云大的名义发的;
3.此帖不是打广告,没有虚假宣传,也没有卖东西;
4.学校招生不必通过电视台这个渠道,加之,电视台不是学校开的,不是想做讲座就搞讲座得;
5.林校长杨书记头衔多,但并不是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请搞清楚再作评论;
6.马加爵事件是个悲剧,事已多年,愿嘴下留德,还几个不幸的家庭一个平静,生者唯有祈祷逝者安息,并继续奋斗之!
还有一个叫做杨林书记的人,在我党的组织原则下,他才是我们云大的一把手。楼主提到的这些贡献也有他的份,或者说应该是整个校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不是否定林校长哈,只是再多吹几个人)
上面说的这些事,没有省里的支持是办不了的,无论是软件上的支持还是硬件上的支持。杨林来的时候,前省委书记是亲自找他谈话耳提面命的。省里重视,云大的事情就好办,省里不重视,饼画的再大也不成。
同为12年毕业了,毕业后就上班,都不知道母校成什么样咯
我也觉得林文勋校长虽是文科生出身,但其远见卓识、谋断布局意识、行动力、执行力和手笔气势都不凡,并且很务实。既有文科生的细腻(比如善于聆听意见建议,关爱学生,注重细节…),又脱掉了文科生的柔弱。……总之林校长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有他在,云大复兴振兴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