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也方便统一交流,维持论坛版面
或者也可以在这个回复最多的帖讨论:
http://tieba.baidu.com/p/5964081020
(如果删了您的帖子,还望海涵,谢谢理解)
jinzi824
2019/5/29 19:45:26
@秋G气S @iwangzitao @诺鹿安 @95年的果粒橙 @南派少年 @天蝎D21 @云警小平头
不好意思
almdzkj
2019/5/29 22:17:58
占个位置。
如果我是省政府,会拿人均在职工资,公务员,事业单位工资,公益性岗位工资做出回复,而不是说一段文字
hana1414
2019/5/30 1:24:08
我感觉前些天见过跟他那段留言很像的言论 后来不知道为啥找不到帖子了
云大校友表示,热点事件没必要防堵,越防堵越让人想骂人!
我觉得王同学说的很有道理,为什么大家都着眼与工资呢?
问问你们身边的人,有多少人从来没打算考过公务员?有50%吗?我就想问一句,这么多人都想去考公务员,正常吗?是这个社会想要的结果吗?
拿2019国考报名人数来说,云南50111人报名,233个岗位,平均215人一个岗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7.5人/岗。再看沿海较发达地区,江苏408个岗位,45091报名,平均110人/岗,单从热度上来说,云南的小伙伴就是觉得公务员是个好工作。
王同学在信中说到 云南的人才为公务员铁饭碗挤破头,却鲜少有人想进企业发展,有人贪图享乐,而不是踏实肯干,这不利于企业创新,更谈不上释放市场经济活力。
大家想想,医生中喜欢做医生而去做医生的比例 和 因为想为人民服务去做公务员的比例能一样吗?如果所有人都是为了钱去做医生,这样的医院你敢去吗?
云南经济落后,企业不如其他地区发展的好,能提供的岗位和薪水也自然不如沿海地区多,但是假如更多的人,不愿意发挥自己所长,去到各行各业,而是挤破头去考公。经济难道会因为越来越好吗?扶贫越扶越贫?
zcyyanba
2019/5/30 9:08:30
如果这样的话我建议是置顶这个集中讨论帖。不然发帖的人被删帖了,可能会怪你们吧务封口。
liufq0914
2019/5/30 10:17:29
呵呵!有点意思!弄不好,这下,云南工资改革就成为全国的靶子和焦点了!
l7285487
2019/5/30 11:38:14
一盘很大的棋!
feitian007
2019/5/30 15:04:40
月薪3k的事业编表示都快成贫困户了
这就像围城一样,在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公考人数只增不减源于人们的普遍认识,依然觉得公职人员比较体面,比较“能办事”,但是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特别是基层扶贫工作让公务员真正变成了表面光鲜而已,不理解的人会觉得压力大不喜欢辞了就是,可是自己过五关斩六将,辛辛苦苦考到的工作说辞就辞太难了,我虽然觉得工作很累,但是叫我辞职我也不愿意,我就是今年的应届生,看着2018年浩浩荡荡的应届生大军找工作我告诉自己有活干就行。
不管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酸甜苦辣,都总是会有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感觉,公考如此火热还不是因为披着光鲜的外壳闪闪发光。
今天这个事造成如此大的反响我个人觉得是因为云南经济情况整体落后,贫困面深,贫困面广,基层扶贫工作更是苦不堪言,工资不算低,但是绝对没有哪个基层人员的工资能上万,我们的工作不是一定要赞美夸奖,只是希望能够多一些理解,多一点包容,在其位谋其职,我们也想踏踏实实为群众干好事,干实事,我曾经遇到过一点都不配合工作的群众,我话都没说完就把电话挂了,但是也有理解我们工作的群众,他们一句简单的“辛苦你们了,你们费心了”,我会觉得工作有被认可,很温暖。
同为今年应届生的我因为经历了工作所以能理解,这件事王晗同学提出的问题,公务员热度不减,影响其他行业,只是解决方法不恰当,降工资就能解决问题吗?如果为政府工作的人们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我也不知道会怎么样了。我想大家更伤心的是自己努力付出了得到应得的报酬,却被说收入过高,真的无话可说了。
散了散了,普通的职业罢了,希望云大的学子能有当年联大学子的学识、眼界、严谨的态度、思辨的能力,不人云亦云、不道听途说、不信口开河,能够胸怀天下,放眼望世界,退一步说放眼看沿海,再退一步说放眼看中部,再不济放眼望四川,望成都
nick259695
2019/5/30 20:34:37
好帖,申请加精!
同为云大校友,不同的是你只是纸上谈兵脱离实际想当网红的书呆子,去体验一下当下公务员的生活再写信吧!
drong5143
2019/5/31 5:15:45
我觉得吧,王晗同学说出这些话也可以理解,毕竟他只关注了这一方面,所以说的有点片面是正常的。我国的蛋糕分配从很久就开始调整,的确是向着公平的方向去努力,但是目前依然是少数人分到了蛋糕的大部分。王晗同学片面的语言简单的逻辑显然是没有把这些问题考虑进去,政府进行回答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为了给广大的公务员提醒。究竟公务员的工资是否合理,这个需要很多的社会调研,而不是仅仅凭王晗同学简单的一席话就可以解决的。众喷子众杠精如果也向王晗同学那样的四维,不妨可以试试抱石头冲天,毕竟你们的能力可以无限大。
补充,我依然记得云大的那几句话,会泽百家,至公天下,我希望后面的同学是为了社会主义的长治久安,和平发展努力的,而不是利用自己的权利来说些片面的语言来影响社会稳定。
借楼谈谈想法。在说下面的话之前我是认定王晗同志和看到此楼的同志都非简单认为gwy就是上班喝茶上网玩手机,月底年底还有灰色收入的键盘侠。
首先,我觉得一个社会,如果不能吸引到人才来作为社会的管理者,那么这个社会才是真正畸形的社会吧,如何来吸引人才,光靠情怀也不现实吧?当然,不是说考上gwy的都是人才,而是gwy这个职位得对人才有最基本的吸引力吧?
再说说有些同志多次提到的发达地区和云南报考热度不同的问题。我觉得先分析一下考公务员的都有些什么人吧:第一,对仕途有野心的人,真正把当公务员作为从政。第二,亲戚长辈强烈要求考。亲戚长辈根据他们一辈子的阅历,可能经历了国企的下岗,买断工龄,见惯了创业失败,最后发现还是gwy屹立不倒,总结下来两个字“稳定”。第三,跟风党。大学毕业,自觉什么也不会,合适的offer也没有,看看周围人都在考公,反正也没其他事做,那就考呗,不考就吃亏,考上就血赚。所以绝大多数人考公务员并不是觉得高工资,而且确实工资没王晗同志说的那么高。从地区差异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省州县都有各种企业,甚至村里都有村办企业,云南呢,除非在省州一级,县里哪有那么多企业来招人啊。
至于当公务员到底是贪图享乐还是身心疲惫,冷暖自知。
最后,细心一点可以明显感受到本届伟人上台以后党风廉政建设和公职人员的待遇提升一直是两手都在抓,两手都要硬。为什么一面打虎拍蝇一面给gwy加工资,请不要怀疑伟人的智慧。
番外:大学毕业生如何做好自己的就业规划和人生规划可以算老调重弹的话题,理智择业确有必要,但如果单纯的通过调整工资待遇来强行扭转择业观是否行之有效?还是因噎废食呢?
Andypei
2019/5/31 12:23:41
昨晚网络不好没发出来,以下为原话,喷子勿喷,你们可是立法者:
这个,加班到现在(非公行业) 突然看到这条帖子,很早之前看到小王同学的奏折,居然还真有人回了,虽然说的都是一些政治课本上的东西,不过总比没回好啊 说句公道话,我们的王同学建议还是挺好的,毕竟为了云南的经济建设考虑(其实云南的经济情况大家都知道,要不然就没那么多人想去考公了,不仅稳定,更重要的是去年大幅度调高工资,这下竞争更激烈了 我在想涨薪是没错,但大幅度涨薪就过分了 这让其他行业很是尴尬 貌似就因为大幅度涨薪让云南省财政支出成倍增长,记得上个月听说某些地州连工资都发不起了 不过前几天中央又下放四百多亿到云南了,至少你们工资不愁发了),说到辛苦,正好我比较适合回答这个问题,毕竟客户就是公务员,周边很多同学也有很多考上公务员岗位的(基层岗的两成不到),这样说吧 按目前大概的统计数据来看,除了基层扶贫公务员,其他公务员工作还是挺爽的 多爽我就不描述了吧 准时九点上班 五点半下班 加班值班有调休(至少我们客户自己以及很多考上公务员的同学是这种) 我们就不一样了,加班家常便饭,无调休更不要说加班工资了 相对基层扶贫公务员来说,我们也是很辛苦的,但到手工资还不如一个刚考到县卫生局的公务员 还有上面说辛苦的基层扶贫公务员,其实非公行业很多都跟我们一样辛苦(至少身边很多同学也是),而且据我所知你们扶贫期最多三年吧 三年一过棒棒哒 我们就不一样了,不仅要加三年的班,还要加一辈子的班 所以,还请大家相互体谅
王唅,要不这样行不行,五年内不招公务员,尤其是像你这种优秀人才,这样就可以让这些优秀人才去社会上创造财富了,看看云南经济会不会如你所说,实现快速发展。
其实优秀人才都在北上广深一线,像你这种本土云大的人才,公务员队伍里有一部份,但人家都是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人中竞争后上岗的,同时一部分第二名受制于编制限制,没进入公务员队伍,同样也在为市场经济做创造,并不是第二名就不是优秀人才。同样政府本质上也需要人去参与管理,的确技术含量不高的岗位也有,愿意去干的人也很多,考试算是个相对公平的做法。总不能全用聘任吧,不利于公务员队伍稳定。不稳定的结构,如清朝,胥吏与官员共治天下,这胥吏连福安康、曾国藩等重臣都要雁过拔毛,还谈什么改革,总不能全让厅长、省长去兼职法官、税收、民政一身多职吧。
同时国家也没天天打仗,为什么要养军队呢?医院急救车也不是8小时出车、社会也不是8小时都在爆发刑事案件,那么照你逻辑,是不是都要压低工资,自由竞争呢。军队是不是要全部弄成聘任制的清朝乡勇,发低工资呢。
望你调查全面、思考全面。结合云南实际,去香格里拉偏远乡镇、贫困县多调查,到底基层是什么情况,如在月薪3000多实发的基础上何留住群众需要的医疗卫生、教育、法制工作者等人才,如何在偏远地区干好产业发展、扶贫、群众医疗保障等繁琐工作,通过调研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为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而不是一叶障目,把你在昆明市见到听到的作为云南代表情况概括为全省实际,这只会暴露你不经调查就建言献策的短浅目光。
另外加一点,云南工资也不是如你所说人均1万多,真要这样的话云南的消费市场就不会那么萧条萎靡。据今年三季度数据,云南经济增速全国第二,知道为什么吗?外省来滇旅游的人消费驱动是主要的一方面,因为是暑假。过了暑假又是什么情况,增速迅速回落到中下流阶段。可见云南本土的消费有多萎靡。
王某说的可能不全面,但个人觉得有些道理,云南孩子确实很多都只想考一个gwy和教师,相比外省学生而言,感觉省外的学生更优秀(我也是云南的,勿喷,就当我讲一个我自以为是的事实)。很多云南学生宁愿县市当公务员,也不愿去大企业工作,这对于云南本土企业而言就是一个恶性循环,还有很多学生进企业的基本素养不够,毕竟是一个双向选择过程。虽然人与人之间的追求可能不一样,但大环境会影响学生的选择方向。我相信国家并不是需要大量人才来做公务员器械类的工作,需要依靠的是科技与制造,当然以后很多程序化的工作都会被机器代替的,需要的公务员和基础职员只会越来越少,王某说的gwy至上的环境确实需要改变,主要感觉是提到降薪说到了某些人的利益。其实就很正常的提一个建议,也没必要说人王同学咋滴,人也只不过行使了公民的基本权力,这没啥错吧。
虽然我觉得王晗同学说的有点道理,但是利益相关,我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一下。归根结底还是云南各种大的环境所致,比如说云南没有多少大企、名企,相对全国来说云南偏安一隅,还是比较闭塞,活力也不强。如果云南名企大企多了,经济也更活跃了,企业职工有了更诱人的薪资和发展前景,公务员自然不会成为云南最诱人的职业之一(或者去掉之一),体制内也不会成为最大多数人的人生追求吧。公务员待遇的提高也不只是云南的现象,而是在全国改革的大背景下出现的,是全国性的问题,但公务员待遇的提高确实给了人们一种职业导向(其实不提高之前人们也是热衷的),但不能简单地靠降低gwy工资以求得各方面平衡来解决问题吧,否则企业或公务员的工资就会一直相互制衡,试想企业人均工资的提高是不是也要先和体制内博弈一下,而不是根据市场规律来做决策?这样反而是社会的一种退步。一带一路正当时,领导团队应该要上下齐心,为云南争取更多资源和机会,带领云南走上经济强省、科教强省、创新创业强省和对外辐射的强省,让云南影响走向世界,让云南不再偏安一隅。云大也要更快地发展,为云南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主要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如此,一个氛围形成,很多问题自然不是问题。政府可以将这些问题和矛盾看成是督促政府工作改革的动力,倒逼政府加快带领云南进行改革创新。
junior90
2019/5/31 19:20:05
原来这货还是免试研究生,就这智商,看来云大也不咋地
降薪确实不能治本,但他说的问题也真实存在,都扎堆考公务员,企业呢?还发展不发展了?人家提出问题有不足你就说他的不足,人身攻击有用吗
王晗同学说的不无道理吧。以我室友为例,研究生在读,一门心思就是要考公务员。他有以下几个理由,1.工资不低。2.另有其他资源可以利用,比如好的幼儿园,学校。3.好像地位更高。4.稳定。
如果报以这样的目的成了国家公务员,不知道还会不会是为人民服务。如果我们暂时不谈基层工作的难,云南政府的办事效率怎么样大家都清楚。
此人此举心态是典型投机行为,若我是老板开公司扫地都不要这种黑心萝卜!